謝謝您的到訪。
如果您對本網站有任何疑問或建議,請通過以下方法與我們聯繫:
人類對大自然的理解──包括種種支撐着世界運行的微妙關係,始終像迷霧一樣朦朧。在我們與萬物或共生、或共爭之時,總會覺察許多的偶然和必然……
雖然我們近四百年在科學技術的道路上不斷向前推進,對這隱秘的領域嘗試理順出一套分析脈絡,箇中的科學理論大多運用數學公式和幾何圖形來闡釋,但表述用語對於一般人來說,時而晦澀,時而縹緲。
我們在解構宇宙規律的同時,卻從未停止對藝術的追求,以填滿生存和生活之間的那塊空缺。簡單而言,科學憑借執着的好奇心,在於探求外在事物;藝術依靠浪漫的想像力,在於表達自身情感。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福樓拜曾經寫道:「藝術愈來愈科學化,科學愈來愈藝術化,兩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將在山頂重逢。」 假若藝術是一個載體,它可以成為表達科學的一種語言,不求精準,只求共情,好讓彼此走進人群之中。科學與藝術猶如一對親密的舞伴,在樂聲中,既能各自獨領風騷,又能互相影響對方的步調,展現出「一加一大於二」的創意力量。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藝術有理」展覽是「藝術@維港」項目之一,以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藝術推廣辦事處和科學推廣組衷心感激香港賽馬會的全力支持,藝術推廣辦事處同時感謝所有受邀參與今次展覽的朋友,包括客席策展人張國麟以及其帶領的六組藝術家及團隊──卓震傑、HIR建築設計室、納設計及建築事務所 、New Office Works、衡建設計和白本,亦感謝專責視覺傳意設計的王文匯、打造線上互動平台的科藝合作夥伴果研以及創作地畫的年輕畫家許智賢、梁建強和oldgrand.ma。
透過藝術與科學的結合,就讓我們將添馬公園及鄰近的中西區海濱長廊,化身成藝術家的實驗室、科學家的工作室,作為兩者再重逢的場域,創造出無限寬廣的想像空間。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於2020年4月成立科學推廣組,旨在向大眾推廣科學、科技知識以及科學文化,把科學概念融入日常生活中,營造富創意和科學創新的氛圍。
這次科學推廣組與藝術推廣辦事處特別以科學和藝術為主題聯合籌劃由香港賽馬會獨家贊助的「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藝術有理」展覽,委託多位本地藝術家在添馬公園及中西區海濱長廊(中環段)創作及設置多組融合科技元素的大型藝術裝置。展覽以璀璨的維港風光為背景,為香港注入活力及創意。
科學推廣組委約本地跨媒體藝術家黃宏達,創作一系列以海洋生物及自然界中的數學結構為特色的大型戶外裝置,名為「天機解密」,讓公眾以全新的角度欣賞科學。我們希望透過巧妙地運用螢光物料,不同素材和顏色展現海洋生物的形態,向公眾傳達可持續發展、欣賞自然之美和科學可以與藝術互融的訊息。
科學推廣組將會舉辦一系列教育活動,包括網上導覽、科學家分享會,以及科學示範,學生藝術創作工作坊等。我們希望「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藝術有理」展覽及相關教育活動,可以啟發你從欣賞藝術作品中欣賞科學的原「理」。
藝術與科學不僅是我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兩者相互融通,更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因此,香港賽馬會很榮幸獨家贊助「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藝術有理」展覽,透過科學理論與藝術元素兼備的創意作品,為市民帶來嶄新的藝術體驗,從而促進社區藝術文化的可持續發展,締造充滿生機、活力和創造力的香港。
這次展覽將在添馬公園和中西區海濱長廊(中環段),展出各色各樣的獨特創作,詮釋藝術與科學之間的密切關係,藉以提升公眾對藝術和科學知識的興趣及關注;同時配合如網上互動體驗平台、擴增實境等科技,增加作品的互動性,擴闊觀眾視野,並從中啟發他們探索周遭事物與各種自然現象的關係。這不但有助提高大眾的藝術鑑賞能力,也培育更多具綜合素質的業界人才,讓觀眾與藝術工作者互相尋覓啟迪和共鳴,推動本地藝術科技領域以至文化創意產業邁步向前。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自2012年推出以來,不斷為廣大市民帶來不同地區和時代的世界級珍品,展現中外歷史文化的深層意義和科技成就。今年正值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馬會撥款6.3億港元,支持包括本展覽在內的一系列慶祝活動,盼能為社會注入更多正能量。
過去 25 年,馬會與香港一同成長,成為本港標誌性的國際品牌之一,不但位居世界前列的賽馬機構,也位列全球十大慈善捐助機構之一,一直貫徹致力建設更美好社會的宗旨,與香港並肩同行。
馬會在推動藝術、文化及保育發展向來不遺餘力,積極為香港注入藝術文化活力,豐富生活,推動創意共融。其中由馬會與香港特區政府合作保育及活化而成的「大館」──古蹟及藝術館,自2018年開幕至今已錄得超過900萬人次到訪,實在令人鼓舞。馬會得以支持各類型慈善項目,有賴其獨特的綜合營運模式,透過稅款及慈善捐款,將博彩及獎券收入回饋香港。
我衷心感謝特區政府對「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的持續支持,並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藝術推廣辦事處、科學推廣組,以及各合作團隊所付出的努力表示謝意。祝願這次展覽圓滿成功,讓大家一邊「打卡」,一邊感受科學與藝術的純真和大美。
「創新取決於我們以不同方式看待事物的能力」。藝術推廣辦事處與科學推廣組聯合籌劃「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藝術有理」展覽,將藝術與科學這兩個看似不同的學科結合,希望通過這種獨特的組合激發創意思維,讓大眾以全新的眼光欣賞藝術。
藝術家以科技作為表現媒介;科學家透過反覆考證科學理論啟發創意思維。達文西曾經說過:「想培育完整的思想,應學習藝術中的科學;想學會欣賞事物,應研究科學中的藝術。這會令你意識到所有的一切都相連。」結合藝術和科學,讓我們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接觸和體驗藝術,從中學習並創新。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藝術有理」邀請本地藝術家及團隊在添馬公園及中西區海濱長廊創作一系列藝術作品,重新詮釋藝術、科學和科技之間的關係。藝術家們借用光色彩、光密度和動力學三個物理領域中的理論知識,加入公式定理作為教育元素,進一步豐富藝術作品。在維多利亞港景色的襯托下, 展出的六組作品旨在將藝術與科學結合並帶出創新的理念,藝術家們將透過新穎的創作改變公眾對藝術的認知及戶外空間的使用,創造全新的體驗。是次展覽亦會聯同科藝合作夥伴及視覺傳意藝術家,在展覽期間引入場域特定的科技裝置和活動,帶領觀眾超越物理空間,激發想像力。以物理學為題材,觀賞者將重新發現及了解科學與藝術之間的密切關係,或能藉此喚起童年記憶中的物理課堂。
張國麟(Alan)為一口設計工作室的共同創辦人及董事總經理。Alan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建築系,現為香港註冊建築師,擁有近十五年的工作經驗。Alan善於採用設計思維的創作方式,將人與社區空間聯結,從而加強社區之間的聯繫。他專注於公共空間、社區設計和提供跨界別的創意策略,所領導的一口設計更是香港第一所建築公司能獲得 B Corp 的認證。
本網站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簡稱「政府」) 負責製作及管理。
本網站以 1440 x 900 解像度瀏覽效果最佳,並應以 Internet Explorer 11.0, Safari 10.0, Firefox 51, Google Chrome 56 瀏覽器閱讀。
如瀏覽此網站時遇到任何困難或有任何建議,歡迎致電 2512 3000 或電郵至 apo@lcsd.gov.hk 與我 們聯絡,讓我們知所改進。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簡稱「政府」)在本網站提供的所有資料(簡稱「政府資料」)只供參考。雖 然政府已盡力確保在本網站的政府資料準確無誤,但政府並不對該等政府資料的準確性作出任何明 示或隱含的保證。
本網站亦載有其他各方輸入的資訊,使用者亦可透過本網站連接到其他網站,而取得由其他各方所 提供的資訊(統稱「其他資訊」)。政府明確聲明並沒有批准或認可本網站所載的其他資料或與本網 站有關連的其他資料。對於與本網站有關連的任何因由所引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政府概不負責。 政府有絕對酌情權隨時刪除、暫時停載或編輯本網站的各項資料而毋須給予任何理由。使用者有責 任自行評估本網站或與本網站有關連的所有資料,並應在根據該等資料行事前,藉參照原本發布的 文本以核實該等內容,以及徵詢獨立意見。
本網站的簡體中文版本的大部分內容是透過網上翻譯軟件提供。如簡體版本與原文有所偏差,概以原本的繁體版本為準。因所提供的簡體版本發生錯漏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或責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概不負責。
本網站上載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所有文本、平面圖像、圖畫、圖片、照片及數據或其他資料的匯編,均受版權保障。除非另有訂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是本網站內所有版權作品的擁有人。除非 預先得到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書面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發布或向公眾提供該等版權作品。
登入「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藝術有理」網站(scienceinart.hk「本網站」)或其任何網頁,即表示 你已無條件接受此版權告示的條款,政府可在毋須事先通知的情況下隨時對版權條款作出修改及/ 或增補。請定期瀏覽此網頁,查看此版權告示作出的任何修改及/或增補。
若本網站所載的內容涉及第三者版權,在複製、分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該內容前,必須獲得版權擁有人的授權或准許。
若你想複製、分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該等連結網站的任何內容,必須獲得有關版權擁有人一切所需的授權或准許。
此中文版權告示為英文版本譯本,如中、英文兩個版本有任何抵觸或不相符之處,概以英文版本為準。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下稱「政府」) 會確保所有透過「scienceinart.hk」遞交的個人資料,均按照《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的有關條文處理。
政府會記錄使用者瀏覽「scienceinart.hk」的次數,但並不會收集任何足以辨識使用者身分的資料。 所收集的瀏覽次數紀錄只會用於製作統計報告及調查電腦系統問題,以助政府改善「scienceinart.hk」的服務。
政府可能會於不同期間及為個別原因,邀請你自願提供個人資料。此等資料可能包括姓名、電話號碼、郵寄地址或電郵地址。政府邀請你提供資料時,會列明收集資料的目的和用途,並會告知你如何要求查閱或改正所提供的個人資料。
除非法律許可或有所規定,政府不會在未得到你的同意下透露你的個人資料予第三者。
你承認和同意,政府在任何情況下均毋須就任何人使用本網站而引致的直接、間接、特殊的或相應的損失或損害賠償而負責。政府不會保證經互聯網傳送的信息是完全可靠。倘你因經互聯網向本署 傳送的任何信息,或政府因應你要求經互聯網向你傳送信息而使你蒙受損害賠償,政府概不負責。經互聯網傳遞的信息,可能會因互聯網線路繁忙而中斷或傳送受阻,或可能會因互聯網的公開使用或其他原因而將資料錯誤傳送。